8月6日,记者从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获悉,开幕式、闭幕式、主媒体中心、27个竞赛场馆(场地)的无线电频率审批及临时频率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已按计划完成。截至目前,通过相关系统,该中心共为包括开闭幕式导演组、央视转播团队、瑞士计时记分等在内的129家单位,累计批准频点(段)2.7万余个,发放频率许可证350多张,完成检测贴签设备超7.3万个。
“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各类无线电设备大量集中使用,电磁环境十分复杂,无线电干扰隐患也随之增多,要保障媒体转播、赛事指挥调度、计时计分等重要环节的安全畅通,必须由‘电波卫士’们织起一张隐形的保障网络。”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频率组与检测组高效联动开展频率审批与设备核验。
为保障成都世运会期间无线电安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14家成员单位协同发力,构建了包括1个指挥中心、7个专项工作组、32个场馆业务保障团队和外围应急机动小分队的“中心—组—场馆+机动”三级扁平化指挥体系,围绕“零干扰、零失误、零瑕疵”目标,全力推进无线电安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比如,开幕式期间,无线麦克风、手持对讲机、无线摄像机等13类无线电发射设备需要按照各自分配的频段运行工作,开幕式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就负责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让它们能够“各行其道”。“当出现异常或者干扰时,我们要及时对无线电异常发射和干扰进行查找和排除。”开幕式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转播团队进行面对面服务交流。
此前,“电波卫士”们已经过多次“实战演练”。7月24日,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竞赛场馆举行的实战演练中,通过设置“不明信号定位”“黑广播排查”“场馆干扰处置”等4个典型高风险业务场景,重点检验无线电安全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保障团队的快速响应、协同作战能力;在7月26日和8月3日分别举行的成都世运会开幕式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全要素演练中,开幕式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均成功完成了演练期间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为保障成都世运会期间无线电安全奠定良好基础。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在即,我们要绷紧神经,坚决实现‘零干扰、零失误、零瑕疵’目标。”成都世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设备全面检查、频率清单复核、应急通道确认等开幕式无线电保障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希望通过高效保障,向全球证明中国在大型活动无线电管理领域的领先能力,为未来国际活动积累经验。”